编者按: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巩义市第七次党代会召开在即,为全面展示我市六次党代会以来在各项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市委宣传部联合市融媒体中心推出“2016--2021咱们这五年”成就宣传,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方面,多维度展现巩义市委六次党代会以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凝聚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斗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今日推出《创新实干书写高质量发展精彩答卷——巩义市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之创新发展篇》,敬请关注。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我市坚持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引导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创新成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科技创新
争做行业领军者
在追求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巩义的道路上,我市一直在寻找一种力量——不仅对经济发展的“量”带来巨大的提升,而且对经济发展的“质”带来巨大的改变。这种力量就是科技创新。
“这是我们研制的电动车阻燃隔热层,在要求600℃的时候有3家企业能和我们竞争,现在要求已经提高到1100℃了,就只剩我们一家可以达到要求……”在巩义市科技创新中心一楼的泛锐熠辉展示大厅,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栋嘉向记者展示这几年他们开发出的产品。
泛锐熠辉成立伊始,就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如今,凭借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该公司气凝胶项目获批郑州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并入选2020年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只是巩义工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强化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推动项目建设等,加快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0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分别高于省、郑州市6.8和1.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9.8%,高精铝行业发展迅猛,平均增长10.1%。完成投资316.5亿元,增长12.9%。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我市多措并举加大科技创新的结果。近年来,已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2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1家。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0.8%,连续7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此外,我市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创新发展主体不断扩大,重点培育优势企业。政策上对首次认定和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奖励。2021年,巩义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省级和郑州市级总数达到71家。新增省级质量标杆企业2家,总数达到13家。
转型升级
激活企业新动力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纲要中,巩义市提出要基本实现科创“智造”城、美丽生态城、文化旅游城、健康幸福城“四个城市”的建设远景目标。如何围绕远景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巩义给出了明确答案:按照郑州“西美”战略,瞄准“产业美、生态美、人居美、文化美”的“四美”定位谋篇布局,做优环境、做强产业、做大城区、做亮文化,确立在河南和郑州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
明泰铝业、万达铝业、鑫泰铝业、恒通铝业、永通铝业……如今,放眼望去,市产业集聚区汇集了一个“铝的世界”,这里是名副其实“全国最大的铝板带箔加工基地”。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以建成河南省转型升级示范区和河南省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主攻方向,不拘泥于传统产业,不保护落后产能,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新业态。为此,巩义市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好调整存量与优化增量“组合拳”,着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千亿级高精铝产业集群、高端耐材产业集群和全省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通过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产业,放大效应明显。豫联集团就是一个经典。
走进豫联集团的60万吨高精铝生产车间,记者被先进的生产设备所震撼。德国原装扒渣车,可最大程度降低炉内含渣量,瑞士ABB非接触式电磁搅拌与侧壁伸入式精炼系统的完美配合,可提供最优质洁净的铝合金熔液,该项目代表着当今世界最高铝精深加工水平。
总投资20亿元的河南艾锐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0亿只超级易拉盖项目、总投资11.5亿元的郑州商学院新校区项目……5月11日上午,巩义市举行2021年第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此次集中开工重点项目13个,总投资6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6亿元,涵盖工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文化旅游、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是巩义市聚集发展新动能、实现产业快升级、提升城市高品质,保障民生新高度的“生力军”、支撑点。
如今,聚焦高精铝、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巩义市从“制造”迈向“智造”,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迈出了铿锵步伐。
强化服务
为企业保驾护航
“你们企业发展中目前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我们协调解决?”连日来,巩义市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广大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紧扣企业所急、所难、所盼,明确服务清单,帮助企业发展解决难题。
万人助万企只是巩义市强化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出台《巩义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资助实施细则》,积极争取上级科技计划项目、企业研发、专利资助、高新技术企业奖补等政策支持。目前,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到14亿以上,研发投入增长率达到6%。制定《巩义市关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奖励办法(试行)》,大力培育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同时,我市还进一步建设创新平台,优化创新载体。目前,泛锐熠辉和河南科创铝基新材料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巩义市科技创新中心入驻企业40家,其运营的众眇众创空间申报成功,成为巩义市第二家省级众创空间。
此外,我市还持续开展“三送一强”“一联三帮”活动,加大扶持力度,精准有效落实减税降费、纾困惠企政策,组织开展宣讲活动,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持续实施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工作,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活力,为巩义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渊深藏龙,梧桐栖凤。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高端人才和企业的目光聚焦而来。目前,我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6家(居全省直管县、郑州六县首位),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3个(耐火材料、铝板带箔、金属制品),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省级3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孚实业)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省级科技型创新团队1家。
当今时代,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巩义,已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破浪前行,动力澎湃。